國際油價在11月和12月兩個月內,大跌40%,這使得各產油國的日子很難過。但國際油價大跌,對國內的車主們來說可是喜訊,這不,12月28日國內成品油價迎來了“五連跌”這個年末“大禮包”。
|國際油價大跌40%
【中油網】訊:11月份,受到美國與沙特原油產量大增、美國對伊朗制裁效果不及預期、美股大跌等的影響,國際油價在11月一個月內跌幅就達到28%。12月份,雖然歐佩克達成了減產協議,但并不是所有歐佩克成員國都會減產,例如伊朗、委內瑞拉、利比亞等因原油遭遇經濟危機的國家就得到了豁免,而成員國卡塔爾更加是選擇退出歐佩克,這就使得市場對歐佩克減產效果預期不佳。另外,減產協議正式生效是在明年1月份,而減產的效果要在明年2月至3月才會真正顯現。市場對減產更加沒什么期待。
另一方面,美國的原油產量一直在上漲。截至12月21日的當周,美國的原油產量增加10萬桶至1170萬桶/日,達全球原油產量最高。同時,美國汽油庫存增加300.3萬桶,連續4周錄得增長;美國原油進口增加23.3萬桶/日至765.6萬桶/日,連續3周錄得增長。在原油庫存、產量與進口增長的同時,美國75年來首次實現了獨立的能源夢(原油出口大于進口)。
此外,美股在11月和12月的表現也欠佳,從特朗普指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,到指責美國財長姆努欽就可以看出,他對美股有多失望。再加上全球經濟增長緩慢,國際油價在11月和12月這兩個月里,跌幅達到了40%。截至發稿,WTI原油上漲1.14%,報45.12美元;布倫特原油上漲0.5%,報53.84美元。
|產油國因油價大跌“難過”
|國際油價大跌,讓各個產油國“叫苦連天”。因為油價大跌,沙特明年的財政支出規模將達到1.106萬億里亞爾(約合人民幣2.03萬億元),相比于今年增長7.3%,這是沙特歷史上最大的財政支出預算。伊朗也“深受其害”,伊朗總統魯哈尼在12月25日發布了該國2019年的財政預算。按照伊朗歷,下一年從公歷明年3月21日開始,新預算案總額4700萬億里亞爾(約合470億美元),名義上收支平衡,不包括國有機構、國有企業和國有銀行的預算支出,比今年預算多1000萬億里亞爾。
但是今年以來伊朗貨幣里亞爾大貶值,從一年前的1美元兌4.2萬里亞爾跌至1美元兌10萬里亞爾,新預算還不到2017年預算規模的一半。
|國內成品油價格“五連跌”
雖說國際油價大跌,產油國日子不好過,但對國內車主們來說,卻是一個喜訊。因為國際油價大跌,國內成品油價也跟著下跌,在12月28日之前,國內成品油價已經經歷了“四連跌”,12月28日的油價調整,可以說是車主們的年末“大禮包”了。
12月28日,國內成品油價2018年最后一次調整,汽油價格下調370元/噸,折合升價為下調0.29元/升;柴油價格下調355元/噸,折合升價為下調0.30元/升。調價后,私家車把油箱(50升)加滿可以節省15元。
“五連跌”期間,汽油累計下跌1900元/噸,柴油累計下跌1845元/噸。此外,附上2019年的成品油調價時間表: